现在,冠状病毒疫情是各国都无法回避的公共事件,病毒引起的各类传染病我们几乎没有什么特效药,天花、狂犬病、麻疹、乙肝、艾滋病、埃博拉、禽流感、SARS、新冠肺炎……没有哪个有特效药,对抗这些传染病最好的办法是疫苗,预防永远大于治疗。
比如我们能够消灭天花,全靠我们有针对它的疫苗。所以这次新冠肺炎,人们也很关注疫苗的研制。那么疫苗的原理是什么呢?
人体本身是个“开放”系统,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其他微生物的攻击,人体生存就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:在开放的环境下,如何保障身体不被病原体攻陷。解决方案就是免疫系统。
首先,免疫系统要认清病原体。也就是把自己的身体细胞和物质跟病原体区别开来,也就是贴标签。
其次,发现病原体后免疫系统启动对病原体进行攻击并清除。最后,针对某些病原体免疫系统具有一定时间的记忆功能,下次再碰见可以迅速认出并清除。
玻璃杯摔在地上会粉碎,这是脆弱,但是把一个皮球用力抛向地面,它会反弹得更高,这就是反脆弱。反脆弱的本质就是个体在受到伤害时,具有让获益大于遭受损失的能力。
疫苗就是主动地引入小的伤害,去触发免疫系统的反脆弱,用“生小病”来预防“大病”。疫苗发展到今天,这个“小的伤害”已经越来越小,小到可能我们都感觉不到。
与人共生的大量常驻细菌,甚至常见的病毒,和人体不断地相互博弈,彼此妥协彼此成就,无时无刻激发着免疫系统的反脆弱机制,这个不停打打杀杀的过程就像在不停地给我们“打疫苗”,锻炼和培养我们的免疫力,激发人体反脆弱机制。所以,我们也不要过度干预这个机制。利用好了疫苗,可以使我们大多数人不受这个疾病的侵扰,一种病如果有疫苗是多么幸福的事儿。
目前共有逾20家公司及公共部门组织在争分夺秒地研发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苗,有的药品技术已经申请了专利。经过最初的安全测试后,现在必须展开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测试疗效。疫苗的开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,且成本很高。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、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,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、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。